已成功加入購物車




金管會主委上任後就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,英國脫歐令世界各國始料未及,被稱為最大的黑天鵝,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,昨(10)日邀請金管會主委丁克華和觀眾朋友們談談,英國脫後的金融監理方針為何?如何帶領保險業走出陰影,再創高峰!
丁克華表示,台灣金融產業所有海外資產對英磅的曝險約有1,081億台幣,其中又以保險業600億元最多,然而,保險業主要為長期投資,以不動產出租為主,所以受到的直接衝擊不大,而間接衝擊主管機關則密切注意中。
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當天下午,國際證券組織立即以電話召開亞太會議,台灣是會員國,與會的10個國家當中,以日本受到的衝擊最大,當天股市跌逾8%,但也立即採取暫停交易措施,其餘9國的影響相對平穩,台灣當日股市跌逾2%,不但沒有日本嚴重,也低於韓國的3%,因此目前政府會多觀察,掌握國際組織與其他各國做法,做為應變參考。
台灣壽險業有11兆資產布局海外,占整體可運用資金近6成比例,除了國際投資環境受到英國脫歐影響,引發海外資產安全疑慮,台灣經濟也亟需壽險資金挹助,刺激景氣復甦。
丁克華分析,10年前,台灣民間儲蓄大於投資,這些用不掉的錢有超過一半進入壽險市場,而隨著台灣步入已開發國家,投資環境趨於平穩,不像開發中國家有較高的經濟成長,為了替壽險資金找出路,必須開放海外投資上限,信用評等也逐步放寬。
但自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後,歐美、日本等國紛紛實施量化寬鬆(QE)政策,增加海外投資的匯兌、利率及信用三大風險,丁克華呼籲壽險業可以把多餘的資金布局台股ETF,他表示,台灣股市相當不錯,本益比低、資訊透明,現金股殖利率都很高,去(2105)年平均發放有14.2%以上,過去6、7年平均也有4%,比所有的歐美國家都高,存在銀行只有1點多%,且ETF不像個股波動大,是很不錯的投資管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