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件人姓名: | |
收件人Email: | |
寄件人電話: | |
日額醫療險是許多人醫療險的入門保單,不過,病房費用只是冰山一角,2015年住院醫療費用共計1,202億點,病房費用僅占25%,手術費不到10%,剩下藥費、檢查費……等琳瑯滿目的雜支占6成5,足以壓垮一個家庭。實支實付型在此顯現優勢,患者花多少、保險就賠多少,讓患者自費購買醫材、住院各項診查無後顧之憂。
2016年一名婦產科醫師在臉書上揭露台大醫師團隊搶救孕婦的事蹟。孕婦因植入性胎盤需手術,術中使用「人工合成止血基質」,5ml就要2萬元,若術中併發瀰漫性血管內凝血(DIC),得用上更貴的「人工合成第七凝血因子」,要價15萬元。無力支付龐大費用的孕婦在病房痛哭,醫師揪心不已,最後分文不取為孕婦動刀。
不是所有患者都如此幸運能遇到醫師無償救命,若經濟餘力不足,從實支實付型附約下手會是較輕鬆的投保選擇,以市面上的實支實付型附約來看,雜費保額10萬元,30歲的保戶只要年繳不到2,000元;且有些商品不用經過30天的等待期,可以立即投保享保障。
此外,民眾自付差額選用「更高級」醫材的比例也日漸攀升,以矯正視力的人工水晶體為例,健保給付的單焦點球面人工水晶體可矯正近視,但看近處仍需老花眼鏡;自付差額的多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不只清晰度較高,也不用配鏡矯正,即使醫院開價53,000~60,000元不等,還是有患者想藉此一勞永逸。
全台各地區醫院自費醫材的開價也不一,健保署自費醫材比價網資料顯示,自費的同廠牌人工膝關節醫院開價32,000~43,000元,價差萬元;若是自付差額的同款陶瓷雙極式人工髖關節,開價則是21,000~45,000元,價差超過二倍!更增添患者看診的不安。市面上也有壽險公司特別納入自費醫材購置費,以及部分商品額外保障重大器官或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手術,或是保本機制,如身故後可取回保費總額1.1倍(滿75歲身故或給付保險金額)的設計,都讓實支實付醫療險有更不一樣的選擇。
延伸閱讀
精彩全文,詳見2017年1月《LiFE》特刊。
歡迎加入<現代保險Fb粉絲團>&<現代保險LINE@好友>,每天接受最新保險、健康資訊!
編輯推薦 | ||
市場訊息 保誠人壽:好照投終身壽險(定期給付型) 保障傳承有預備 長照守護更安心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,高齡失智失能人口也隨之劇增。依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之失智症流行病學調... | 市場訊息 台北市銀行公會:第17屆第1次會員大會選任理監事台北市銀行公會第17屆第1次會員大會已於104年4月22日(星期三)下午2時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... | 財產保險 <電視座談預告>殘廢認定易有爭議 強制險如何處理?為了保障用路人、駕駛人權益,在柯媽媽8年努力推動下,強制汽車責任險於1998年正式上路,至今已18年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