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
~
不放置新聞 --- --- --- ---
>
<
收件人姓名:
收件人Email:
寄件人電話:
新聞 現代看保險
揭穿假象之後
文/周采萱 | 2014.01.01 (月刊)

「假」的反義就是「真實」,換一個角度想,這些假象之所以能長久存在,不就是因為人們難以接受真實嗎?不能接受食材的原味、不能接受山林自然的美以及隨之而來的交通不便、不能接受環境保護減損企業利益等,這些「不能接受」其實就是假象成長的養分。

比起批評食品廠商惡質、批評政府無能,人們更迫切需要的是學習回到真實之中,尤其在不斷追求美味、便利、成長之下,感官知覺早已麻痺,重新感受並且接受原始而粗糙的味道並不容易。

保險業也是這樣,就拿壽險新契約保費來說,這幾年在類定存保單的滋養下,現在一年沒破兆就會被當成是壽險業衰退的象徵,然而,這些與儲蓄定存利率比拚的商品,除了能大量吸金以外,沒有好的資金運用管道,擺在帳上就是負債,賣多了並沒有好處,衝高的新契約保費數字不過是壽險公司成長的假象,如果剔除類定存保單收入的部分,壽險公司的銷售數字恐怕很難看。

此外,每年壽險業增員人數目標都在萬人以上,看似開出了不少職缺,甚至被認為有助於吸收就業市場人力,但是壽險公司業務員十三個月定著率平均只有四成左右,每十個進到壽險業的業務員,經過一年以後只有四個還在職,脫退率高達六成!

業務人力確實是維繫壽險公司命脈的重要角色,有不少壽險公司以增員人數作為業務考核條件之一,但也影響了增員品質,讓成為業務員的入行門檻變得極低,這很可能就是保險業開出大量人力需求,業務員脫退率卻居高不下的原因,同時也讓外界看待壽險業增員多了一份「洗人脈」的疑慮。

要擺脫假象、維持真實並不容易,俗話說「一個巴掌拍不響」,除了製造假象的一方要回到真實必須歷經陣痛以外,看慣假象的人也需要一段時間接受赤裸裸的真實。然而,真實才是市場能穩定發展的重要根基,若一味要維持甚至是擴大這些假象,如同地基掏空的建築,後續可能發生的災難無法想像。








編輯推薦
財產保險
4大撇步 讓泡水車無所遁形
莫拉克颱風挾帶豪大雨襲台,造成中南部及台東地區民眾身陷50年來最嚴重的水患,隨著大水退去,災區...
醫療、健康保險
國軍跑3,000公尺暴斃 意外險判賠
國軍近來風波不斷,近日竟也牽扯到保險事故。去(2014)年1月國軍1名戴姓士兵進行3,000公尺速度...
財經時勢
【好險有你高峰論壇】現場直擊:為Z世代量身打造的風險必修課
「2025好險有你高峰論壇:Z世代的風險必修課」熱烈登場! 由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主辦、現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