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
~
不放置新聞 --- --- --- ---
>
<
收件人姓名:
收件人Email:
寄件人電話:
新聞 醫療、健康保險
手術險
| 2012.07.01 (季刊)

給付千項手術費用,追上醫療科技腳步

台灣人住院醫療費用支出前三大項分別是病房費、醫藥費及手術費用,每年動手術人口超過400萬人,約占台灣總人口數的1成8左右。

隨著醫療技術提升,很多手術不需要住院,只要在門診手術室開刀後就可以回家,因此如果保險金給付的前提是必須住院,自然產生保障缺口。再者,新的醫療科技不斷引進,即使知道新式手術可以減少出血、住院天數與副作用,但手術費用動輒十萬元以上,難免令病患與家屬卻步。

為了因應醫療趨勢改變,保險公司紛紛推出強調手術醫療保障的保單,讓民眾享有更周全的醫療險規劃。

97年以前醫療險保單,有保障缺口

富軍上月住院動了心導管手術,出院後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,卻因沒有這個手術項目而無法獲得給付,憤而向業務員提出質疑,在仔細檢視保單後發現,富軍的保單是在84年買的,果然沒有這個項目。

台灣的手術險保單大約可分為三個時期,90年以前買的保單,住院手術項目大約40~60項,而且保單註明要完全符合所載項目名稱才會理賠。
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,有些手術已經不需要住院或進入開刀房,直接在門診就可以完成,因此90~97年間加入門診手術給付,而且手術項目也增加到100多項。

97年以後,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,醫療需求加劇,保險公司除了將醫療險的保證續保年齡延長至75歲,更推出專為手術設計的手術險,給付項目多達1,200項。

從保單進化史看來,97年以前所買的醫療險保單都需要再做補強,才追得上醫學進步的腳步。

老人、小孩,最常動手術

根據衛生署統計,台灣人接受住院手術的比例,有近4成左右是65歲以上老年人口,代表老年人對手術醫療需求相當高,而小朋友容易跌跌撞撞,不慎就冒出傷口,也是小型門診的手術常客。

縫合也能賠,依不同手術項目加倍給付

目前手術險仍以壽險公司推出的為主。市售手術險保單理賠項目至少1,200項,有些保單甚至高達1,600項。

以手術為給付項目的手術險,只要有「動刀、縫合」等情形幾乎都能理賠,而且依不同手術項目加倍給付。

例如婆婆媽媽做菜時,不慎被菜刀畫傷手,就可以申請「意外創傷縫合給付」。如眼睫毛長了異物,雖然不影響視力,但如果割除,門診手術傷口約0.5公分,全民健保給付之外,手術險還可以理賠約4,000元。

從保單條款看來,如果縫合的傷口大於10公分,一次最多可理賠到3,000元,如果是割雞眼這類小手術,理賠100到250元。

由於手術險給付項目仍有上限,因此,動大刀的住院手術例如肝臟移植等,單次理賠金最高8萬到10萬元。

如果是冠狀動脈繞道手術,則看要動刀的是幾條血管,一條血管給付5萬,如果是3條血管,最多也只理賠10萬元。

雖然實支實付醫療險也給付住院或門診手術金,不同的是,在申請理賠的時候,手術險不必提供醫療單據,只需診斷書就可理賠。

帳戶型,最高保額1,500

目前市面上的手術險包括終身手術險主約、附約,以及定期手術險。手術險主約保障齊、但保費較貴,大約是附約的2.5倍。

終身手術險主約,都是屬於帳戶型醫療險,保障終身但還是有理賠上限,目前新保單提供最高保額1,500倍的醫療帳戶,理賠額度用完、保單就會失效。

無理賠紀錄,增值給付或直接回饋

這種終身手術險含有壽險成分,如果保障期間身故,保險公司就會把總繳保費加計利息後扣除已經領過的理賠金額,退還給保單受益人做身故理賠金。

某些主約還有無理賠紀錄的增值給付,如果保戶投保後,連續2年或3年以上都沒有理賠,未來理賠時,保額還會增值10~50%。

預算有限但又怕手術保障不夠的民眾,可以選擇添購終身手術險附約以及定期手術險。同樣的,終身手術險附約雖然是終身保障,但理賠額度用完保單就失效,而且因為是附約,必須先購買指定的終身醫療險主約,才能加買手術險附約。

但也有消費者身體強健,買了手術險後沒動過手術,部分壽險公司提供無理賠回饋保險金,最高可退還一半保費。

部分保單,確定理賠新型手術

醫療技術日新月益,氬氦刀、伽瑪刀等新式手術是否屬於手術仍有爭議,目前市面上已知有兩張保單確定理賠,有三張需視狀況或需符合健保手術理賠標準,其餘則明確指出不在保障範圍,民眾購買前一定要問清楚。

給付項目達千項,非必要手術仍不賠

手術險多達千項的給付內容,很可能讓保戶產生只要手術都會賠的錯覺,為避免日後產生理賠爭議,保單的除外責任,也就是不理賠的手術項目就要多留意。

一般而言,剖腹產手術是指醫療必要行為,因此看時辰的剖腹產就無法獲得手術險理賠,還有不孕症、人工受孕或非以治療為目的避孕及絕育手術也沒有在保障範圍,非醫療行為必要的美容手術、外科整型,也屬除外責任。

另外,即使是符合給付條件的手術也不是每一次都可以獲得理賠。有保險公司規定,同一次住院期間在同一手術位置接受兩次以上手術,保險金僅給付一次。也有保險公司規定,同一保單年度內接受兩次或以上的住院或門診手術,僅給付一次手術醫療保險金。








編輯推薦
市場訊息
中華郵政:全民共享普發現金 郵局帶你輕鬆領
財政部「全民共享普發現金」措施採「登記入帳」、「ATM領現」、「郵局領現」、「直接入帳」、「造冊發放...
財經時勢
高齡化帶來新藍海 KPMG:盼通訊、營造、金融保險入長照
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(11)舉辦研討會,會計師寇惠植表示,高齡化雖是嚴峻社會挑戰,卻也...
市場訊息
中信慈善基金會:愛心志工陪伴弱勢孩童樂一夏 實踐we are family精神
中國信託愛心志工14年來持續在衛生福利部北區兒童之家(簡稱「北區兒童之家」)進行課輔志工陪伴...